
一、说教材(第一版)
1. 教材分析
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《小学数学》三年级下册第2—4页。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、南、西、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,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,已会用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前、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。本课在此基础上,使学生学习辨认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。
2. 教学目标
- 结合具体情境,认识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,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。
- 在观察、描述、比较中理解通过观察不同的角度(同一景物)会得到不同方向的结果,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。
3. 教学重点与难点
教学重点:结合具体情境,认识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,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。
教学难点: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,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,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(第一版)
教学重点:
结合具体情境,认识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,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。
教学难点:
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,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,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。
三、教学准备
-
数学书本,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,学生按教室的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就坐。
-
教具:三角板、小棒、投影仪(或银幕)、地图图片、学生平面图。
四、教学过程
(一)创设情境,生成问题
- 学生介绍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。
- 通过前后左右等日常描述引导学生理解东、南、西、北的意义。
- 引出“为什么同一个人,他一会在你的左边,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?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。
(二)探索交流,解决问题
1. 第一层层次: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
- 学生说出已知的辨别方向方法(如看太阳、指北极星等)。
- 教师引导归纳出生活中的辨别方向方法,引出新课内容。
2. 第二层层次: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
- 启发性提问: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,你能辨别现在的东南西北吗?
- 学生小组讨论:根据已有的方向知识判断教室的四个方向,并通过教师引导明确“东、南、西、北”之间的相对关系。
- 教师归纳总结:四个方向是相对的,东与西相对,南与北相对。
(三)巩固应用,内化提高
1. 第三层层次: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
- 师生共同明确地图的方向顺序: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”。
- 教师板书:上(北方)、下(南方)、左(西方)、右(东方)。
- 学生练习:根据“操场四周”的位置,确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,并补充完整图示。
4. 第四层层次:应用辨别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
- 练习一第3题:判断周海军和王小娟同学上学的路线方向。
- 练习一第5题:观察北京天安门广场,描述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。
(四)回顾整理,反思提升
- 学生自由发言:本课收获了哪些知识?还有哪些疑问?
- 教师总结: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我们不仅认识了四个方向,更理解了地图上四个方向的含义,培养了观察力、空间想象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五、板书设计
板书设计:
东南西北
北(上)
(左)西—|—东(右)
南(下)
第二版(根据用户需求生成)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