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,古称刺桐城,地处福建东南沿海、台湾海峡西岸,北承福州,南接厦门,东望台湾,西毗漳州、龙岩、三明,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。泉州历史悠久,周秦时代就已开发,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,宋元时期为“东方*大港”,被马可波罗誉为“光明之城”,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、东亚文化之都、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起点、全国著名侨乡、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及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,现辖鲤城、丰泽、洛江、泉港4个区,晋江、石狮、南安3个县级市,惠安、安溪、永春、德化、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泉州台商投资区。
夏、商两代,泉州地属扬州。
西周时,为七闽地。
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,属闽越地。
秦汉
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,立闽中郡,泉地归之,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。
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无诸因助汉灭秦、楚之功,被封闽越王,领闽中故地,泉地属闽越国。
始元二年(前85年),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繁衍,设冶县,在今福州,隶属会稽郡。泉地属之。
三国
吴永安三年(260年),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,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,县治在今南安丰州,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。 辖今泉州(今德化县属侯官县)、莆田、厦门及漳州部分地区。
两晋
西晋·永嘉五年(311年),中原战乱,衣冠士族南渡入闽,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,改南安江为晋江。
南北朝
梁·天监间(502年~519年),析晋安郡置南安郡,下领三县:晋安、龙溪、兰水;郡治设于晋安(今南安丰州)。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。
陈·永定元年(557年),在晋安郡置闽州(今福州),辖晋安、建安、南安三郡。天嘉六年(565年),闽州罢,仍隶东扬州。
陈·光大二年(568年),于晋安郡置丰州(今福州),南安郡属之。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,属丰州之南安郡(今泉州)所辖。
隋
开皇九年(589年),改州、郡、县三级制为州、县两级制, 改丰州为泉州(今福州),南安郡撤销,晋安县改为南安县,归其管辖。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“泉州”之名。
大业二年(606年),复改泉州为闽州,南安县改属闽州。
大业三年(607年),废除州治,改闽州为建安郡,今泉州(德化县废归属闽县外)属南安县。
唐
武德五年(622年),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,州治在今南安丰州;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,属丰州。 丰州下领南安、莆田、龙溪三县。
贞观元年(627年),丰州撤消,南安、莆田、龙溪三县并入泉州(治所在今福州)。
嗣圣元年(684年),析泉州(治所在今福州)之南安、莆田、龙溪三县置武荣州,州治在今南安丰州。不久,武荣州废,三县仍属泉州。699年,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(今仙游县)。
久视元年(700年),又于今泉州鲤城置武荣州,辖南安、莆田、龙溪、清源四县。 衙前辟南大街为市,并开始在治地建城,是为唐城。
景云二年(711年),武荣州改称泉州,隶属闽州都督府。泉州建制自此开始。 莆田、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。
开元六年(718年),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,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。至此,泉州辖南安、莆田、龙溪、清源、晋江五县。
天宝元年(742年),唐廷下诏改州为郡,泉州易名清源郡,属岭南道,领南安、莆田、仙游(因郡、县同名,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)、晋江四县,清源郡有23806户,160295人,为中州。
乾元元年(758年),清源郡复为泉州。
贞元十九年(803年)、长庆二年(822年)、咸通五年(864年),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(今同安县)、小溪场(今安溪县)。
贞元间(785年~804年),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(今德化)。
元和年间(806年~820年),泉州有35571户,238400人,由中州升为上州。
大中十一年(857年),设嘉禾里(今厦门)属泉州。
五代
开运二年(945年)正月,大殷改国号闽,泉州隶之;九月,泉州归属南唐。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。
后汉乾祐二年(949年),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(下辖今泉州、莆田),兼领南州(即漳州)。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,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、进城二乡。
后周显德二年(955年),升小溪场为清溪县(今安溪)。
北宋
北宋时,福建称福建路,行政区划为福、建、泉、漳、汀、南剑六州和邵武、兴化二军。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。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,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,故号称为“八闽”,共辖42县。
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宋复灭吴越,至此,泉、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,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。
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,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。至此,泉州领七县:南安、晋江、同安、德化、永春、清溪、惠安。 割所属莆田县、仙游县别为兴化军。(清·乾隆《泉州府志·卷3》)。
太平兴国八年(983年):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,独设福建路。
雍熙二年(985年):泉州改隶福建路。
宣和三年(1121年),清溪县改称安溪县。至此,泉州辖晋江、南安、同安、惠安、安溪、永春、德化7县。 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,隶属晋江县管辖。
南宋
建炎二年(1128年)五月,复置福建(泉州)提举市舶司。
建炎三年(1129年)十二月,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。
绍兴二年(1132年),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。十月,移司泉州。
乾道七年(1171年),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,派水军长期驻守,并编管台湾户籍。
乾道八年(1172年),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,始置水澳寨(官称永宁寨),驻扎水军60名,以为防御。嘉定年间,真德秀知泉州整修,增驻水军50名,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,额定兵员325人。
淳熙十三年(1186年),泉州城南置宝林寨,城东置法石寨,分兵守卫。
嘉定十一年(1218年),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,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,节制建平、清石诸屯,加强海防。
淳祐间(1241年~1252年),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、1,329940人,为历史上*次人口高峰,由上州升为望州。
元朝
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,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。
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。
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福建全境入元版图。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,领南安、晋江、同安、安溪、德化、永春、惠安七县,泉州属福建行省,省治设福州。
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二月,再设泉州行省。至元二十一年九月,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。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。
至元二十七年前后,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,管辖澎湖、台湾等岛屿,隶属泉州路同安县。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,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,有“泉州外府”之称。
大德元年(1297年),为图琉求(今台湾),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,遂徙治泉州,辖诸州。大德三年二月罢,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,移治福州。
延祐七年(1320年),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,直属户部,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。
至正十六年(1356年),撤福建路,成立福建省,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。
明
洪武元年(1368年),泉州置卫指挥使司,领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千户所,隶福建都指挥使司。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*批海防军卫所。
洪武二年(1369年),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、建宁、延平、邵武、兴化、泉州、漳州、汀州八府。改泉州路为泉州府,隶福建行中书省;泉州府仍领晋江、南安、同安、惠安、安溪、永春、德化七县。
洪武三年(1370年),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,管理对琉球(今台湾)的贸易。
洪武七年(1374年)正月,罢福建(泉州)市舶司,严海禁以防倭寇。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。
洪武九年(1376年),废除行中书省机构,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、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“三司”,以掌行政、司法、军政大权,并直属中央。布政使司下领府、州、县。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,泉州府隶之。
洪武十七年(1384年),明廷实行防倭封海,废澎湖巡检司。
洪武二十年(1387年),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、兴、漳、泉四府经略海防。改永宁寨为永宁卫,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,另筑峰上、田浦、官澳、陈坑、烈屿、祥芝等处巡检司,屯兵驻守,以备倭寇。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,周一百五十丈,高二丈,寓铺六,有南北二门。始筑厦门城。至洪武三十一年,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:永宁卫,福全、崇武、中左、金门、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,巡检司45个,筑卫所司城16座,以加强海防。
清
清承明制,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。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永春升为直隶州,德化归其所辖。泉州府辖晋江、惠安、南安、安溪、同安五县。清设兴泉永道,辖泉州府、兴化府之莆田县、仙游县、永春直隶州和厦门。
民国
民国元年(1912年),废州府,复县设道。泉州初归厦门道,后属南路道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,废除清制,置兴泉永道(治所泉州),原清朝兴泉永道之泉州府、永春直隶州、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。思明府改名厦门道,厦门成立思明县,金门隶属思明县,派分治员驻金门。
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废道,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辖晋江、南安、安溪、莆田、仙游、惠安、金门八县。
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,闽变后成立兴泉省,辖莆田泉州,设省政府于泉州,不久即废,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但辖县不变,直至解放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
1950年3月,改称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德化划归永安专区;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政区依旧,10月德化复归。
1951年1月,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。
1955年3月,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。
1956年5月,划福清、平潭、永泰和大田到晋江专区。
1958年,析同安县划归厦门市。
1959年8月,析福清、平潭、永泰归福州。
1963年4月,析大田归三明。
1968年9月,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,成立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。
1970年6月,析莆田、仙游归莆田专区,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。
1971年6月,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。
1973年6月,析同安县归厦门市。
1983年4月,撤销莆田地区,将莆田、仙游2县划回晋江地区,9月划莆田、仙游从晋江地区出成立莆田市。
1985年5月,撤销晋江地区,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,实行市辖县体制。
1987年12月,析晋江县石狮、永宁、蚶江、祥芝为石狮市(县级市)。
1992年和1993年,晋江、南安相继撤县设市。
1996年,经省政府批准,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,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,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、后龙、南埔、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。
1997年6月,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、洛江区。
2000年,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。
区划详情
截至2014年,泉州辖鲤城、丰泽、洛江、泉港4个区,代管晋江、石狮、南安3个县级市,惠安、安溪、永春、德化、金门(待统一)5个县,市政府位于东海街道海星街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。
行政区划 | 名称 | 面积(平方公里) | 人口数量(万人) | 街道办事处 | 镇 |
市辖区 | 鲤城区 | 53.74 | 38.5 | 开元、鲤中、海滨、临江、江南、浮桥、金龙、常泰 | — |
丰泽区 | 108 | 55.6 | 丰泽、东湖、泉秀、华大、清源、东海、城东、北峰 | — | |
洛江区 | 381.74 | 20.8 | 万安、双阳 | 河市、马甲、罗溪 | |
泉港区 | 306.03 | 32.4 | 山腰 | 前黄、 后龙、 峰尾、 南埔、 界山、涂岭 | |
辖县级市 | 晋江市 | 642.36 | 206.5 | 青阳、梅岭、西园、罗山、新塘、灵源 | 安海、 磁灶、 陈埭、 东石、 深沪、金井、池店、内坑、龙湖、永和、英林、紫帽、西滨 |
石狮市 | 159.9 | 67.6 | 湖滨、凤里 | 灵秀、 宝盖、 蚶江、 永宁、 祥芝、鸿山、锦尚 | |
南安市 | 1984.98 | 146.5 | 溪美、柳城、美林 | 仑苍、 英都、 金淘、 诗山、 码头、罗东、梅山、洪濑、康美、丰州、 官桥、 水头、 石井、 东田、翔云、蓬华、九都、洪梅、省新、霞美、乐峰 | |
辖县 | 惠安县 | 481.2 | 74.1 | — | 螺城、 崇武、东岭、辋川、涂寨、螺阳、黄塘、山霞、净峰、东桥、紫山、小鸟 |
安溪县 | 3057.28 | 99.8 | — | 凤城、 湖头、 蓬莱、 官桥、 剑斗、城厢、魁斗、金谷、龙门、西坪、虎邱、感德、芦田 | |
永春县 | 1456.87 | 45.5 | — | 桃城、下洋、蓬壶、五里街、岵山、湖洋、 一都、 坑仔口、 玉斗、锦斗、达埔、吾峰、石鼓、东平、东关、桂洋、苏坑、仙夹 | |
德化县 | 2232 | 28.2 | — | 浔中、龙浔、三班、龙门滩、雷峰、南埕、水口、赤水、上涌、葛坑、盖德、美湖 | |
金门县(待统一) | 151.6 | 13.1 | — | — | |
*台商投资区 | 泉州台商投资区 | 190.9 | 24.3 | — | 张坂、洛阳、东园 |
*开发区 |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| 5.5 | 4.2 | — | — |
泉州高新技术开发区 | |||||
*保税区 | 泉州综合保税区 | ||||
*出口加工区 | 泉州出口加工区 | ||||
省级开发区 | 洛江经济开发区、晋江经济开发区、南安经济开发区、安溪经济开发区、永春经济开发区、德化陶瓷产业园区、惠安经济开发区城南工业园区、惠安惠东工业园区、泉港石化工业区、泉惠石化工业区 |
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,南临台湾海峡,北纬24°22′~25°56′、东经117°34′~119°05′,东西宽153公里,南北长157公里,地处闽东山地中段和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,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。
泉州大港湾国际机场(建设中):近期规划用地面积为10924亩,总投资约为38亿元。新机场规划定性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、国际定期航班机场、航空公司基地机场,新机场的建设规模近期(2025年)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,年货邮吞吐量30万吨。目前正在规划的厦漳泉城际轨道交通2号线等交通线路也已规划连接大港湾新机场。
泉南高速公路:指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,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72,途经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,全程1635公里。(泉三高速公路,泉州到三明 ,西接至江西的高速公路)
福建高速公路:是国家高速公路主干道沈海线的组成部分。福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路线全长142.37公里,由原来4车道扩建为8车道。
泉厦高速公路:是福建省的*条高速公路,公路全长81.898公里,设计概算为27.86亿元,扩建后,泉厦、福泉高速由原来的4车道拓宽到8车道。
厦沙高速公路:是省域高速公路,由厦门到沙县,途经安溪、永春、德化。
莆永高速公路:是省域高速公路,由永定到莆田,直通广东梅州,途经泉州、永春、安溪。
福诏高速公路:即沈海复线,由福鼎到诏安,直通浙江、广东,途经洛江、南安、安溪。
泉州环城高速公路:为大泉州核心区的外环环线,途经南安、丰泽、洛江、惠安、石狮、晋江、鲤城,并与斗尾。
铁路:
福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、漳泉肖铁路、福厦铁路湄州湾南岸支线(在建)、长泉快速铁路(规划)。
主要站点:
泉州站、泉州东站、晋江站、晋江南站(正在建设)、泉州南站(正在建设)、泉港站(正在建设)。
轨道交通:
泉州城市轨道交通(规划)、厦漳泉城际轨道交通(规划)
泉州轻轨2号线(规划中):漳泉肖铁路南安站—漳泉肖铁路洛阳站,总长50.7公里,由漳泉肖铁路南安站,经南安市中心区、霞美、浮桥、江南沿笋江大桥跨晋江,沿新门街—涂门街—津淮街—泉秀东街—东滨大道至东海新行政中心,跨洛阳江,沿洛沙大道至漳泉肖铁路洛阳站。
泉州轻轨3号线(规划中):福厦高铁泉州站—石狮鸿山镇。总长为42.3公里,由福厦高速铁路泉州站起,沿站前大道—董埔路跨晋江,沿田塘路—华林路—池峰路至晋江池店,之后经陈埭、西滨至石狮蚶江,与1号线衔接换乘,向南至鸿山镇。
泉州轻轨4号线(规划中):城铁洛秀站—石井,支线:城东—河市。主线由城铁洛秀站,经规划白沙产业服务中心,跨洛阳江至城东组团的华侨大学,利用漳泉肖铁路部分路段后,沿万安西路—东湖路—温陵路,跨晋江后至展览城,之后经清濛开发区,向南接世纪大道,经晋江市中心区、五里安海、水头镇,终于石井,长66.2公里。支线主线安吉路站起,沿万虹公路经双阳,终于河市,长为14.8公里,4号线总长为81公里,其中利用漳泉肖既有线为5公里。
泉州轻轨5号线(规划中):张坂—官桥。由张坂始,到百崎,跨洛阳江至东海行政中心,后至仙石,晋江中心区,向西过清濛开发区,再延伸至福厦铁路泉州南站,至官桥。5号线总长53.3公里,其中东海到百崎处9.3公里,与2号线共线。
泉州轻轨6号线(规划中):城铁洛秀站—泉港。总长度38.3公里,由城铁洛秀站沿国道324走廊,经惠安县中心区及惠安机场,继续向南延伸至规划泉港公路客运站。
湄洲湾:西岸肖厝港区,南岸斗尾港区;
泉州湾:东北面的崇武港,秀涂港、蚶江港、石湖港、内港港、后渚港、华锦港等;
深沪湾:祥芝港、永宁港、深沪港等;
围头湾:围头港、水头港、金井港、东石港、安海港、石井港等。
根据《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》数据,全市常住人口为8128530人(不含金门县)。其中: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749845人,占58.43%;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78685人,占41.57%,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.2%,少数民族占1.8%。通用语言为普通话与闽南话。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,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50万人,占福建省华侨总数60%;旅居香港同胞70多万人,旅居澳门同胞6万多人;台湾汉族同胞中44.8%约900万人祖籍泉州。
泉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,除汉族外,还有48个少数民族,这48个少数民族是回、蒙、藏、维吾尔、苗、彝、壮、布依、朝鲜、满、侗、瑶、白、土家、哈尼、哈萨克、傣、黎、僳僳、佤、畲、高山、水、拉祜、东乡、纳西、景颇、土、达斡尔、仫佬、羌、布朗、毛南、仡佬、锡伯、普米、怒、塔吉克、乌孜别克、俄罗斯、鄂温克、德昂、保安、京、独龙、鄂伦春、门巴、珞巴族。汉族占总人口的97.8%,少数民族占2.2%,主要以回族、畲族、苗族、蒙古族居多。回族主要分布在晋江陈埭、惠安白崎和鲤城近郊等地;畲族主要分布在德化、安溪和惠安等地;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泉港涂岭等地。
职务 | 姓名 |
---|---|
市委书记 | 郑新聪 |
人大常委会主任 | 陈万里 |
市长 | 康涛 |
政协主席 | 杨俊峰 |
2015年,泉州市植树造林总面积12.7万亩,比2014年增长18%,其中,人工荒山造林3.7万亩,比2014年下降7.2%;人工迹地更新3.3万亩,比2014年增长103%;人工促进天然更新0.13万亩,比2014年增长27%;低产低效林改造4.7万亩,比2014年增长50.2%;林冠下造林1.03万亩,比2014年下降48.8%。全年完成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5.54万亩,比2014年增长22.3%。年末实有封山(沙)育林面积44.19万亩。全年商品材产量30.44万立方米。
2015年,泉州市肉蛋奶总产量20.44万吨,比2014年下降16.1%,其中,肉类总产量15.84万吨,比2014年下降20.9%;禽蛋3.64万吨,比2014年增长6.9%;肉猪出栏数147.98万头,比2014年下降29.2%,年末生猪存栏数90.77万头,比2014年下降18.3%。
2015年,泉州市水产品总产量112.98万吨,比2014年增长5.6%,其中,淡水产品产量2.2万吨,比2014年增长1.3%;海水产品产量110.78万吨,比2014年增长5.7%,其中,海洋捕捞78.03万吨,比2014年增长7.1%;海水养殖32.75万吨,比2014年增长2.3%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泉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.2%。粮食产量比2010年减少7.98万吨;茶叶产量增加2.24万吨,年均增长7.4%;水果产量增加2.20万吨,年均增长1.0%;肉类总产量减少7.39万吨,年均下降7.4%。
2015年,泉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1.15,比2014年上升22.56个点,其中总资产贡献率20.10%,比2014年3.20个百分点;工业产品销售率96.41%,比2014年0.18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4.56亿元,比2014年增长18.1%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4.18亿元,减亏7.96亿元。
2015年,泉州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99.48亿元,比2014年增长10.3%。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有564个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5.87亿元,比2014年增长11.3%。全市建筑房屋施工面积9606.17万平方米,实行投标承包面积6303.81万平方米,招投标率达65.6%。房屋竣工面积3048.98万平方米,比2014年下降0.6%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泉州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.5%,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.2%。
2015年,泉州市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37.03亿元,比2014年增长8.7%。
2015年,泉州市全市货物运输量24120.49万吨,比2014年增长14.6%,货物周转量1574.66亿吨公里,比2014年增长17.8%;客运量9582.67万人次,比2014年下降3.5%,客运周转量75.41亿人公里,比2014年增长4.6%。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241.21万吨,比2014年增长9.3%,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379.07万吨,比2014年增长9.0%;集装箱吞吐量201.51万标箱,比2014年增长6.9%。
2015年,泉州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4.54亿元,比2014年增长27.8%。其中,邮政业务总量79.66亿元,比2014年增长46.3%;电信业务总量184.87亿元,比2014年增长21.2%。
2015年,泉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25.31万人次,比2014年增长15.7%。其中,国内游客4903.46万人次,比2014年增长16.3%;接待境外游客221.85万人次,比2014年增长4.2%。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17.89亿元,比2014年增长16.9%,旅游创汇13.3亿美元,比2014年增长8.1%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泉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295.14万人次,其中境外游客926.89万人次,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6.0%和11.3%;实现旅游总收入2258亿元,其中旅游创汇53.28亿美元,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9.6%和13.6%。
泉州素有“福建文化半壁江山”之称。这里曾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对外通商口岸,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。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,名胜古迹星罗棋布,文物瑰宝琳琅满目,民风习俗情趣独具,文化艺术绚丽多姿。这里璀璨的文化充满着无穷的魅力。
2013年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“东亚文化之都”评选活动,泉州以88.92分的*分当选为中国*“东亚文化之都”。
截至2015年,泉州市全年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病例17245例,报告发病率204.3/10万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网络直报覆盖率为100%,乡镇卫生院覆盖率为100%,儿童预防接种四苗接种率保持在95%左右;乙肝疫苗接种率99%。
医院等级 | 名称 |
三级甲等 | 解放军第180医院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、泉州市*医院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*医院闽南分院、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 |
三级医院 | 泉州市第三医院、泉州市中医院、晋江市医院、晋江市中医院、福建省南安市医院、石狮市华侨医院、安溪县医院 |
二级甲等 |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、德化县医院、晋江市安海医院、泉州市光前医院、泉州市眼科医院、泉州儿童医院、泉港医院等 |
全市中等职业学校48所(含技工学校7所),普通高中107所。高中阶段在校生21.7万人,招生7.93万人,其中普通高中4.53万人、中等专业学校3.3万人、技工学校947人。全市普通初中214所,初中在校生24.91万人,招生8.43万人,其中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.1万人。
全市小学1340所,在校学生68.82万人,招生13.15万人,其中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5万人。全市幼儿园1424所,在园幼儿36.16万人,招生13.39万人,学前三年入园率97.44%。全市特殊教育学校11所,特殊教育在校生5013人。在泉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35.42万人。
基础教育
重点小学 | 一级达标中学 |
泉州市实验小学、晋光小学、泉州师院附属小学、西隅中心小学、通政中心小学、鲤城区实验小学、丰泽区第二中心小学、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、丰泽区实验小学等 | 泉州一中、泉州五中、泉州七中、泉州培元中学、泉州城东中学、泉港一中、晋江养正中学、晋江季延中学、南安一中、南安国光中学、惠安一中、惠安高级中学、石狮石光中学、石狮一中、安溪一中、永春一中、德化一中等 |
院校名称 | 办学层次 | 创办时间 | 备注 | |
华侨大学 | 本科 | 1960 |
特别声明 泉州市的相关信息都来源于互联网蜘蛛爬取,不保证此网站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分类目录网实际控制,在2021年01月08日收录时,该网站上的网页内容,都符合本站收录要求,如果后期该网页的内容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淘购分类目录网不承担任何责任! 淘购分类目录网:致力于优质、实用的网址导航资源收集与分享!本文地址 https://www.taogouwang.net/47707.html转载请注明
最新认证网站
|